飞萌乒乓网http://www.feimeng.net.cn           道器参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缘实而坚  
 

重庆康德俱乐部里的元老 张平可半世纪的乒球缘

    重庆康德俱乐部里的元老 张平可半世纪的乒球缘  
    搜狐体育sports.sohu.com   来源:重庆晚报

    引子 说起重庆康德乒球俱乐部,不能不谈及重庆老资格的乒球元老张平可。作为促使重庆康德乒乓球俱乐部“诞生”的关键性人物,张平可对重庆乒乓球的贡献有目共睹。

  乒球元老“催生”康德队

  直辖之前,重庆便是在四川乃至国内体育界都具有相当影响的城市,不过在被视为“国球”的乒球项目上,重庆却有难言之隐。

由于体制的原因,多年来重庆都无法建立起自己的乒乓球专业队,一直以“输送者”身份出现的重庆乒乓球界到了直辖后,形成了乒球运动的空白。不过,运动员出身的重庆乒协秘书长张平可却有很大的“野心”,正是在他的一手推动下,重庆组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乒球俱乐部。在国球这个项目里,重庆人也有了一支可以让我们自己为之呐喊的乒球子弟兵。

  八十年代后期,国内乒球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各省市纷纷组建自己的队伍和俱乐部。当时,刚刚由国家体委公派到也门共和国荷台达市进行援外的乒球教练张平可回到重庆后,看到这种情形也开始动心了。经过和市委办公厅领导以及乒乓球爱好者不断地磋商,后经市民政局批准,张平可创办了重庆“洪宇乒乓球俱乐部”,这也是重庆第一个乒球俱乐部。

  不过,所谓万事开头难,“洪宇乒乓球俱乐部”创办后,张平可却遇到了诸多令人头痛的问题,由于经费有限,俱乐部没有固定场所,也无法引进高水平球员,甚至在乒球苗子的培养上也步履维艰。没有更宽裕的经费,张平可也无法组织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俱乐部的生存陷入困境。于是张平可试着改变思路,他开始与一些有实力的商界人士接触,于是这才有了1997年成立的“重庆远银乒乓球馆”。远银乒球俱乐部是张平可和重庆远银物业发展公司董事长雷远银共同商量创办的,这也是当时重庆第一家上档次的乒乓球馆。远银乒乓馆的成立,让张平可的乒球梦有了实施的平台,在这段时间内,他组织了多项具有相当规模的比赛,对重庆乒乓球热潮的推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远银球馆的成立还并不是张平可想要的最理想结果,他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则是组建一支纯粹意义上的重庆乒球专业队,去征战全国赛场并替重庆乒球争光、替山城争光。

  进入2000年后,国内体坛开始陆续推出各项职业联赛,中国的乒球职业联赛也应运而生,而此时直辖后的重庆体育也急需一支乒乓专业俱乐部队以在国内争取话语权。这时,张平可意识到成立重庆第一家职业乒球俱乐部的时机已经成熟。2004年,经朋友牵线搭桥,张平可与重庆康德集团进行接触,康德集团董事长卢朝康正巧对乒乓球格外喜好,于是双方于当年举办了首届重庆“康德杯”乒乓球比赛。这项比赛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也为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5年,四川女乒因参加乒超联赛需引进冠名商家,四川的前奥运冠军陈龙灿、川队女乒主帅李永生以及川队教练陈平西前来重庆,他们在张平可的引见下与康德集团进行沟通。这让张平可和康德方面灵机一动:把钱拿给别人搞队伍,不如我们重庆自己拉起一支队伍。于是,康德方面作出了一个对重庆乒球发展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决定:出资组建重庆第一家职业乒球俱乐部。2005年8月,重庆康德乒乓球俱乐部正式树旗,身为市乒协秘书长的张平可出任总经理。随后康德俱乐部重金引进国内名将,开始代表重庆出战全国顶级联赛。重庆乒乓球从此终于结束了没有专业队的尴尬,开始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张平可:新赛季保三争一

  【点睛】连续三年组队参加顶级联赛,也让张平可对国内乒坛的大势了如指掌。对于新赛季重庆康德队的目标,张平可认为“保三争一”是可行的选择。

  对于全新组建的康德队,张平可看来还较为满意,“我们今年的队伍结构和前两年不同,今年我们有三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她们都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最年轻的李茜实际上也是久经沙场的‘老队员’,应该说从整体实力上分析,今年的队伍要强于前年首次打中甲的队伍,甚至比去年打中超的那支队伍也还要整体实力更平均一些。”而更让张平可看重的还是新队伍可能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这四名队员据我们了解都是意志品质很顽强的类型,她们在场上不易服输,比赛中队员拥有这种状态最为难得,因为这可以帮助她们赢得一些艰苦的、甚至是看起来不可能拿下的比赛。”在张平可看来,新康德队最突出的优势还是双打,“新引进的两名左手球员双打都非常不错,完全改变了去年我们在双打排兵布阵上的被动,这会让教练员心里更踏实,也会为我们确保一分打好基础。”

  至于对手,张平可说:“由于联赛报名还未截止,目前各队的情况还不明朗,但通过内部渠道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情况,因此今年我们的计划是‘保三争一’,希望能完成冲超大业。”不过张平可也表达了他的担忧:“尽管是中甲,但事实上这也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比赛之一了,绝大部分队员都有过国家队经历,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总之一句话,要完成目标,我们将会竭尽全力去拼、去争,希望能达成我们期盼的最理想结果吧。”

  本版稿件 记者 胡敏

  老教练功勋一生

  今年3月14日,张平可年满65岁。屈指算来,从走上乒乓球道路起,张平可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乒球生涯。作为重庆资格最老的乒球教练,张平可不仅见证了重庆乒球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更是重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生于南岸的张平可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喜欢上了乒乓球,当时他的球台就是父亲办公室的那张条形办公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条件还相当艰苦,说起当时进入乒球这条道路,张平可还很是感慨:“我经历了从打木板拍到木板上粘松木,到胶板、厚海绵板再到后来的薄海棉板的所有演变过程。那时的条件的确艰苦,因为家境贫寒,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去买从日本进口的昂贵海绵,于是就把旧的球鞋底的海绵拿出来进行打磨,然后再粘到球拍上使用。”后来进入沙坪坝八中时,张平可的球技已十分成熟。1959年,表现十分突出的张平可被选入四川省乒乓球队,成为专业运动员

  1964年,张平可从川队退役回到重庆开始执教生涯,而教练生涯也是他一生闪光点之一,事业心很强的他,在四川业余体校乒乓教练中创造了四个之最:输送的专业队员人数最多;训练、培养并输送并代表四川队、国家队出国访问的人数最多。在当年的川队出访非洲五国时,九个球队有三个都是他的学生;输送队员当援外专家,到世界各大洲执教的最多。到目前为止,约10多位弟子有援外经历。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四十九届世乒赛团体赛上,墨西哥、南非队的主教练就是其学生;其学生在四川省男、女队曾担任主教练,这个纪录在当时四川其它的业余体校教练里是绝无仅有的。由于成绩突出,他早在1966年便被评为全国五好教练员,当时的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还亲自给他颁奖;198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高级教练;2002年,他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贡献奖。此外,他还经特批前往也门共和国援外,并曾前往中国台北澎湖执教四月,还曾三次出访日本,其中一次是以重庆代表团团长身份前往日本访问比赛。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平可成为重庆市乒协副主席,从此他也成为推动重庆乒球发展的重要人物。数十年来,张平可在重庆组织了各种比赛,如影响极大的“山城杯”乒球赛;重庆市乒乓球单打擂主赛,这项比赛还曾在中国体育报头版报道;重庆“儿童球王赛”、“老少同乐球王赛”;重庆“洪宇杯”乒球大奖赛,以及1997年推出的“公仆杯”乒球赛等等。此外,他还三次引进中国乒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分别在重庆、黔江和渝北举行;2000年,将“北京华联商厦乒乓球超级男队”引到重庆涪陵做主场,还促成了中国台北体育团体到重庆交流比赛。

  如今,作为重庆康德俱乐部总经理,张平可为重庆乒球在更高层次的发展正在出谋划策。用张平可自己的话说,他希望重庆乒球能更上一个台阶,真正地为这座城市争得光彩。
    (责任编辑:王昊铎)

 

 


首页  概念  直横演义  双手打  倒置打  双拍打  飞环直拍  新拍新技  重庆乒乓球培训  乒乓球器材装备  乒乓球技术精选  资源库  乒乓论坛
飞萌乒乓网备案序号: 渝ICP备08100921号                 飞萌乒乓网:  知识产权声明     飞乒乓网
版权所有:飞萌乒乓网  Copyright © 2008-2020    www.feimeng.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