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则栋:乒乓球手法的“三段法”

    各种各样的教科书,比赛视频和技术图解,无疑大大增强了乒乓球技术的可视性,这种图形化的传播方式有助于球迷水平的提高,但千篇一律的手法亦不足取。即使非常喜欢某位球星,也需先看看自己的客观条件是否适于模仿他或她。作为快攻时代曾有过辉煌成绩的世界冠军,庄则栋早期的“加速制动”理念与弧圈时代的技术范畴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少,但手法中大臂、小臂和手腕三部分各自的特点与功用,却是每一位欲打好乒乓球的人都须琢磨的。

演变着的手法

        一万个打乒乓球的人,其手法有一万个样子。这是对较低水平运动员的品评吗?我们再看看所有的世界关键,就会发现他们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打球的风格、手法的造型等,却各有所异。如此看来,手法并无一定之规,只要符合击球原理即可。技术的发展导致着击球性质的变化,所以,手法也必须适应、符合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规律,而且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技术阶段有着不同的手法,紧跟时代才能生存,高于时代才能领先。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运动员的手法可称为“自由化时期”,虽然也有着一些积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手法,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做指导,诸如吊腕、抬肘、夹肘、动作过大、发力脱节、手脚功能分家等情况时有出现,这种良莠共存的状态,并不利于我国乒乓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当时的形势是国外的技术不能全盘照搬,国内的手法又很混乱。这时,国家队的梁焯辉教练和我国第一代老运动员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总结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手法规范,为下一代运动员提供了学习的模式。同时又在理论上提出了中近台适度多用小臂发力的击球原则,吻合了乒乓球运动向快速发展的规律。

        即使在暂时陷入低谷时,中国队仍然相信自己的打法,不是全盘照搬,跟在人家后面去欧化、日化,而是承认自己的差距,虚心吸收欧、日的长处,创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打法,培养自己的直板和横板。这些独特打法由弱变强,终致力扫群雄,中国式横板也夺得世界冠军。这个哲理正如齐白石先生讲的:“学我者死,创我者生”。只有兼收并蓄,熔古今中外之精华,才能铸成新的自我。

大臂:根基所在

        从人体解剖结构上看,大臂处于手臂的“根部”,它粗大而有力。从物理角度看,它距离身体轴心最近,稳定程度好,因此初学打球者,用大臂来完成攻球动作,较容易掌握。尽管如此,大臂也存在着比小臂和手腕摆动慢、不够灵活的缺点。所以,中近台进攻、借力球等要留给小臂和手腕来完成;退台之后,以及杀高球和攻击半高球时,则可充分发挥大臂力量大、较稳健的优点。

        大臂的训练方法:先用20%~30%的力量进行中台单线对攻,一分钟能攻到50来回左右时,再将力量提高到40%~50%,经过一段训练,仍可以连续50板左右时,可将站位改为中、远台,击球力量可提高60%~70%。这样依次升级,反复体会体会在击球中大臂的感觉,逐渐“净化”动作,淘汰抖动、绕圈子等多余动作,并注重以腰髋转动带动大臂,使两者协调。

小臂:步入中级

        小臂上连大臂、下连手腕,它是大臂发力的前哨,又是手腕发力的基础,可以处理许多大臂无法回击的球。小臂用得好,可以争取更多的进攻机会,为大臂的扣杀创造条件。小臂的活动比大臂轻盈、灵活,但又比大臂力量小。由于小臂距离肩关节轴心远一些,所以击球时不如运用大臂稳健,初学打球的人,一时不易掌握。

        掌握运用小臂攻球是一名运动员进入中级训练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技术又是一层新天地。譬如相持对攻中,对方加力攻击我右方时,突然性很强,若后引球拍用大动作去还击,很可能来不及,这是多借助小臂、配合手腕运用爆发力打回头,就容易反戈一击,败中求胜。

        小臂的训练方法:(1)介入训练:中远台对攻主要是靠大臂发力,而采用中近台对攻的练习方法时,大臂就处于稍微放松不太动的状态,主要让小臂进行借力和稍发力的训练,这是要体会发力结构开始变化,把小臂的力用出来;(2)加速度训练:双方近台对攻,先是只允许一方加力攻,然后交换,加力过程中球速和动作自然加快,一方面训练了小臂的发力技巧,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臂的摆动速度;(3)左右快速摆动击球的训练:单线的左右交替练习,人不要过多后退,逼着使用爆发力,手腕配合小臂击球。最终力争掌握好大臂、小臂的区别运用,逐渐到灵活自如。

手腕:“晋升高级”

        手腕的“根部”是前臂,手腕的前端是手指,它一方面能像锤子一样运用惯性和杠杆原理发力,另一方面能为大臂、小臂创造进攻机会。此外,手腕的灵敏性好,动作幅度小,为运动员提供了技术上适应与变化的条件,它的这些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乒乓球的高级技术内容。譬如说:手腕有利于动作的隐蔽性;拉弧圈的选手可以借助于小臂、大臂的配合,在触球的一瞬间靠手腕的调节变化,决定球出手后的旋转程度,掌握了这种技术能力,就会使对方难以适应旋转的变化;一些近台、近网的球,大臂和小臂难以组织进攻,运用手腕的爆发力配合摩擦,可以突然抢先起板,达到打在前头的目的;加转发球、发球后的抢攻、搓中突击、台内弹击等高难技巧,离开手腕如无米之炊;在紧急被动情况下,手法、步法已难于按常规涉险过关。因此,如果不善于运用手腕去击球,是不可能攀登技术高峰的。

        手腕的训练方法:手腕的运用程度与其内收、外展、内外旋的技能是分不开的。正手运用摩擦击球和横板反手供求都是顺关节的,而直板反手拉(正面)的摩擦击球则是反关节的。因此,有必要对腕的长伸肌进行专门练习,并使韧带拉长。我们不妨试一试,由拇指和食指形成的虎口,模仿正手攻球的前倾姿势,能很轻松地能把虎口扣在球台的台面上,这就证明正手攻球能轻松地盖住各种来球的顶部,而直板反手要将虎口扣在球台上则会感到吃力,这就说明直板反手要盖住来球的顶部比较困难。当代弧圈球极为盛行,对付弧圈球很多是要盖住球的上部的,如果用哑铃等手段对腕部的屈肌、长伸肌、韧带进行专项素质训练,将有助于克服这种困难。

Copyright 2008-- Powered By www.feimeng.net.cn 渝ICP备08100921号